揭秘:甲骨文的神秘发现者究竟是谁?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5-03-12
甲骨文是谁发现的
在清朝光绪年间,有个叫王懿荣的国子监祭酒(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和文化部长),有一次生了病,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处方,其中一味药是“龙骨”。他让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药店去买这味药。药买回来后,王懿荣逐一审视,发现其中有几块龙骨上有许多奇怪的刻痕。因为他平时对金石文字素有研究,所以觉得这些刻痕似乎并非简单的划痕,很像古代文字。
王懿荣生于1845年,是山东福山人。他对金石文字素有研究,曾著有《汉石存目》《南北朝存石目》《福山金石志》等金石学著作。当时他正在研究金石文字,于是对这些“龙骨”产生了极大兴趣,又专门派人去药店把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来。原来,这些龙骨是河南安阳一带的农民在耕地时从地里挖出来的。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,只当它是治病的药材,当地的药店也大都将龙骨研成粉末,当作中药“龙骨”出售。
经过仔细研究,王懿荣认为这些刻痕确实是一种古代文字,而且比较完善。他又在古书《周礼·春官》中找到了“龟人掌六龟之属……凡取龟用秋时,攻龟用春时,各以其物入于龟室”的记载。他还发现,龙骨上有“旬”“月”“日”“雨”等字,很像商朝卜辞中的文字。于是,他断定这些“龙骨”是商代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,上面的文字就是商代盛行的卜辞。
王懿荣的这一发现,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。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古董商人把龙骨当作古董贩卖,而不少达官贵人也将其作为古董来收藏。但是,甲骨文的价值并未被普遍认识,大多数人只是将其视为古董赏玩,并未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王懿荣对甲骨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考释,可惜后来因八国联军侵华,他担任京师团练大臣,率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血战,壮烈殉国,他所收藏的甲骨,也大部分流失。不过,他的研究开启了甲骨学的大门,使得甲骨文的价值逐渐被世人所认识。
王懿荣殉国后,他所收藏的甲骨,大部分被他的好友刘鹗购得。刘鹗是个商人,也是个藏书家、小说家。他将自己收藏的甲骨以及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甲骨共5000多片,拓印成书,名为《铁云藏龟》,于1903年(光绪二十九年)出版。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,从此,甲骨文才开始为世人所重视。
在刘鹗之后,许多学者都对甲骨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如孙诒让、罗振玉、王国维、郭沫若等。他们通过研究甲骨文,对商代的历史、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特别是王国维,他利用甲骨文中的资料,与《史记》中的《殷本纪》进行对照,考订了商朝先王世系,证实了《史记》中关于商代历史的记载是可靠的。这一发现,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孙诒让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,他在语言文字和经学、史学、诸子学、文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。他在《铁云藏龟》出版后,花了三年时间对甲骨文进行考释,写成了《契文举例》一书,这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。他对甲骨文的考释,虽然有些错误,但是为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罗振玉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和文物收藏家,他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通过收集和研究甲骨文,对甲骨文的出土地点、性质、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。他还编辑了《殷墟书契》《殷墟书契菁华》《铁云藏龟之余》等甲骨文书册,为甲骨文的传播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、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。他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。他通过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,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观点,对甲骨文的考释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还编辑了《甲骨文合集》等大型甲骨文书册,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。
随着甲骨文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,甲骨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据统计,目前已知的甲骨文单字约有4500个,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500个。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商代社会的各个方面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宗教等,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,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,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。
- 上一篇: 轻松掌握:如何追踪QQ申诉进度
- 下一篇: 阿里旺旺无法登陆?这些方法或许能帮你解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