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5下载站: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!

665下载站 > 资讯攻略 > 《吊古战场文》简短翻译是什么?

《吊古战场文》简短翻译是什么?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2-06

《吊古战场文》的翻译简短概述如下:

《吊古战场文》简短翻译是什么? 1

在那广袤无垠的旷野中,极目远眺,却看不到一个人影。河水蜿蜒曲折,宛如一条长长的带子,远处的山峰则重重叠叠,交错在一起。这里,呈现出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:寒风呼啸,天色昏黄,飞蓬被狂风吹断,野草也已枯萎,凛冽的寒风如同严冬的早晨,霜冻降临。即便是鸟儿飞过,也不肯在这里落下歇息,离群的野兽也惊恐地奔窜而过。亭长告诉我,这就是古代的战场,曾经有军队在这里全军覆没,常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,尤其是在阴天的时候。

《吊古战场文》简短翻译是什么? 2

我听说,在战国时期,齐、魏两国征召百姓服役,荆、韩两国则招募士兵备战。士兵们万里奔波,年复一年地暴露在艰苦的环境中。早晨,他们在沙漠中寻找水草放牧,夜晚则穿越结冰的河流。天地广阔,他们却找不到回家的路。自秦汉以来,四方边境上的战争就频繁不断,中原地区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损耗和破坏

古时,人们认为无论是外夷还是中原,都不会与帝王的军队为敌。但后来,礼乐教化不再被宣扬,武将们开始使用奇兵和诡计。这些奇兵并不符合仁义道德,而王道则被认为是迂腐不切实际的,因此没有人去实行。

我想象着北风摇撼着沙漠,胡兵趁机来袭。主将骄傲轻敌,直到敌兵已到达营门才仓促应战。原野上,各种战旗高高竖起,河谷地里,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奔驰。严峻的军法使人心惊胆战,当官的威权重大,而士兵的性命却如同草芥。锋利的箭镞穿透骨头,飞扬的沙粒直扑人面。敌我两军激烈搏斗,山川也被震得头昏眼花。声势之大,足以使江河分裂,雷电奔掣。

更何况是在极寒的冬天,空气凝结,天地闭塞,寒气凛冽的翰海边上,积雪没过了小腿,胡须也被坚冰冻住。凶猛的鸷鸟躲在巢里休息,惯战的军马也徘徊不前。棉衣毫无暖气,人们冻得手指掉落,肌肤开裂。在这苦寒之际,老天仿佛假借强大的胡兵之手,凭借寒冬的肃杀之气,来斩伐屠戮我们的士兵。他们半途中截取军用物资,拦腰冲断士兵队伍。都尉刚刚投降,将军又战死沙场。尸体僵硬地仆倒在大港沿岸,鲜血淌满了长城下的窟穴。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,最终都化为了枯骨。

鼓声微弱,战士们已经精疲力竭;箭已射尽,弓弦也断绝。白刃相交,肉搏而战,宝刀已折断;两军迫近,以生死相决。鸟儿无声,群山沉寂,漫漫长夜中悲风淅淅。阴魂凝结,天色昏暗,鬼神聚集,阴云厚积。日光惨淡地映照着短草,月色凄苦地笼罩着白霜。

我听说过,李牧统率赵国的士兵,大破林胡的入侵,开辟疆土千里,使匈奴望风而逃。而汉朝则倾全国之力与匈奴作战,结果却民穷财尽,国力削弱。周朝驱逐猃狁,一直追到太原,在北方筑城防御,尔后全军凯旋回京。他们在宗庙举行祭祀和饮宴,记功授爵,大家和睦愉快而又安适。君臣之间,端庄和蔼,恭敬有礼。

然而,秦朝修筑长城,直到海边都建起关塞,却残害了无数的人民,鲜血把万里大地染成了赤黑。汉朝出兵攻击匈奴,虽然占领了阴山,但阵亡将士的骸骨却遍野,互相枕藉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那些从小被拉扯带大的士兵们,谁没有亲如手足的兄弟?谁没有相敬如宾的妻子?他们的生死存亡,家中无从知道;即使听到有人传讯,也是疑信参半。整日忧愁郁闷,夜间音容入梦。不得已只好陈列祭品,酹酒祭奠,望远痛哭。天地为之忧愁,草木也含悲伤。这样不明不白的吊祭,不能为死者在天之灵所感知,他们的精魂也无所归依。

何况战争之后,一定会出现灾荒,人民难免流离失所。唉!这是时势造成,还是命运招致呢?从古以来就是如此!怎样才能避免战争呢?惟有宣扬教化,施行仁义,才能使四方民族为天子守卫疆土啊。

《吊古战场文》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战场的荒凉凄惨景象,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灾难。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战争场面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民尤其是对战士的无限同情。同时,文章也指出了推行仁政是制止战争、实现和平的根本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