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七大秘诀,正确打坐入门指南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0-30
探索心灵的宁静之旅:七支打坐的正确方法
在喧嚣的尘世中,我们总在寻找一片宁静之地,希望通过某种方式,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栖息。打坐,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,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。而七支打坐法,更是打坐中的精髓,它通过调整身体的七个要点,帮助我们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七支打坐的正确方法,踏上这场心灵的宁静之旅。
一、双足跏趺,稳固根基
双足跏趺,是七支打坐的第一步。双足交叉盘坐在身下,如同稳固的根基,支撑着我们整个身心。男士一般采用金刚坐,即将左足置于右腿上,再将右足置左足上;而女士则采用如意坐,即将右足置左腿上,再将左足置右足上。如果初学者难以做到双盘,可以选择单盘,即将一足置于另一足之上。如果实在做不到,也可以双腿交叉而坐。但无论如何,都要确保坐姿稳定,便于集中精神。
在佛门中,跏趺坐被认为可以减缓生理活动,放松心态,便于入静。正如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,正是结跏趺坐。因此,我们在打坐时,也应重视双足的摆放,确保根基稳固。
二、脊梁直竖,气脉畅通
脊梁直竖,是七支打坐的第二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要保持脊椎的每一节椎体都如算盘珠子叠竖一般,自然正直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身体衰弱或有病,不可太过拘泥直竖,更不可以过分用力。我们应该让脊椎自然挺直,放松肌肉,使气脉畅通无阻。
脊椎的挺直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,还能使气脉更加畅通。在佛门中,脊梁直竖被认为可以引入上行气,与持命气合流,使人体验到觉悟。因此,我们在打坐时,一定要重视脊椎的挺直,让气脉畅通无阻。
三、手结定印,安定心神
手结定印,是七支打坐的第三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将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(小腹之下)下面,平放在胯骨部分。男士将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,女士则相反。两拇指轻轻接触,自然放松置于腿上。这种手势被称为“结手印”,也叫做“三昧印”或“定印”。
手结定印不仅有助于安定心神,还能帮助我们集中精神。在打坐时,如果我们容易散乱,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: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,并轻握成拳,分置于膝盖上。这种手印被称为“握固”,有助于我们保持专注。
四、双肩舒张,自然放松
双肩舒张,是七支打坐的第四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要保持双肩稍微张开,使其平整适度,不可沉肩弯背。双肩的舒张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,还能使上半身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。
在佛门中,双肩舒张被认为可以引入遍行气,与持命气合流。因此,我们在打坐时,一定要重视双肩的舒张,让身体自然放松。
五、头居正中,神态安详
头居正中,是七支打坐的第五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要保持头部不俯仰、不歪斜,下颏微内收而不低头。这种姿势有助于保持颈椎的正直,同时轻微压迫颈动脉,减缓生理活动,减低新陈代谢,便于入静。
头部的正中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,还能使神态更加安详。在佛门中,头居正中被认为可以引入等住气,与持命气合流。因此,我们在打坐时,一定要重视头部的摆放,保持神态安详。
六、眼若垂帘,心无挂碍
眼若垂帘,是七支打坐的第六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要保持双眼半开,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。目光可以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的一个静物上。如果容易散乱,可以闭上双眼只留一丝光线;如果容易昏沉,则可以睁大眼睛平视前方。
双眼的垂帘不仅有助于减少外界的干扰,还能使我们的心无挂碍。在佛门中,眼若垂帘被认为可以减少色尘的障碍,便于入定。因此,我们在打坐时,一定要重视双眼的垂帘,让心无挂碍。
七、舌舔上腭,生津止渴
舌舔上腭,是七支打坐的第七步。在打坐时,我们要用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,如同还未生长牙齿的婴儿酣睡时的状态。这种姿势有助于生津止渴,同时使面部微
- 上一篇: 免费百度推广与SEO优化实战指南
- 下一篇: PS技巧大揭秘:轻松打造炫酷GIF闪图动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