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草堂古诗词及其译文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5-03-29
杜甫草堂,作为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经寓居之地,不仅承载着诗人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,更见证了他以笔为剑、以诗为史的高尚情怀。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,其诗作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在其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中,有几首与草堂紧密相关,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草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,更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。以下是对杜甫草堂古诗的原文及翻译的详细解读。
一、《草堂》
原文:
昔我去草堂,蛮夷塞成都。今我归草堂,成都适无虞。
请陈初乱时,反复乃须臾。大将赴朝廷,群小起异图。
中宵斩白马,盟歃气已粗。西取邛南兵,北断剑阁隅。
布衣数十人,亦拥专城居。其势不两大,始闻蕃汉殊。
西卒却倒戈,贼臣互相诛。焉知肘腋祸,自及枭獍徒。
义士皆痛愤,纪纲乱相逾。一国实三公,万人欲为鱼。
唱和作威福,孰肯辨无辜。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。
谈笑行杀戮,溅血满长衢。到今用钺地,风雨闻号呼。
鬼妾与鬼马,色悲充尔娱。国家法令在,此又足惊吁。
贱子且奔走,三年望东吴。弧矢暗江海,难为游五湖。
不忍竟舍此,复来剃榛芜。入门四松在,步屟万竹疏。
旧犬喜我归,低徊入衣裾。邻舍喜我归,酤酒携胡芦。
大官喜我来,遣骑问所须。城郭喜我来,宾客隘村墟。
天下尚未宁,健儿胜腐儒。飘摇风尘际,何地置老夫。
于时见疣赘,骨髓幸未枯。饮啄愧残生,食薇不敢馀。
翻译:
往昔我离开草堂时,蛮夷之敌侵扰成都。如今我回到草堂,成都刚好安定无事。请让我陈述当初战乱之时,局势变幻只在片刻之间。大将奔赴朝廷,一群小人趁机起异心。半夜里斩白马盟誓,杀气腾腾。向西调取邛南的军队,向北切断剑阁的要道。数十个没有官职的布衣,也拥兵占据城池。双方势力不能并存,此时才听说蕃汉之间有所区别。西边的士兵竟然倒戈相向,贼臣们彼此互相残杀。哪里知道从内部发生的祸乱,会波及到那些凶狠之徒呢?正义之士都感到愤慨,国家的法纪纲常也被扰乱。一个国家实际上有三个主宰者,万人如同案板上的鱼肉。他们相互唱和、作威作福,谁肯为无辜者分辨呢?眼前陈列着刑具,背后却吹响笙竽。他们谈笑风生之间行杀戮之事,鲜血洒满长街。到如今那片使用兵器的地方,风雨中仍然能听到呼喊声。鬼妾与鬼马,神情悲哀却成了你们的娱乐。国家的法令尚在,这些事实又足以令人惊叹不已。我卑微地四处奔走,三年来一直望着东吴的方向。弓箭在黑暗中笼罩着江海,难以泛舟五湖。不忍心就这样舍弃这里,于是又来铲除杂草荒芜。进门时看见四棵松树还在,竹林中万竹疏朗。旧时的狗高兴地迎接我归来,在我衣襟下徘徊。邻居们也喜欢我归来,提着葫芦来买酒。大官们也欢迎我的到来,派遣骑兵来询问需要什么。城郭内外都因我的到来而欢喜,宾客们挤满了村庄。天下还未安定,健壮的勇士胜过腐朽的儒生。在这动荡不安的风尘之中,哪里可以安置我这老头呢?如今我已成了多余的人,所幸的是骨髓还未枯竭。我以禽鸟自比,在这余生里一饮一啄已感到惭愧,所以甘于清苦生活,不敢有所奢求。
二、《敝庐遣兴奉寄严公》
原文:
野水上涨与桥面相平,春沙映带着竹林小村。
风儿轻缓粉蝶喜舞,花蕊温暖蜜蜂欢吟。
对此美景应该深杯畅饮,题写诗篇正好可以细心品论。
我盼望府中主将能有闲暇,须知江边老翁正在想念您这位大诗人。
翻译:
野外的河水上涨,几乎与桥面持平,春天的沙地映衬着竹林环绕的小村庄。轻柔的风吹拂着,粉色的蝴蝶欢快地飞舞,花蕊的温暖吸引着蜜蜂欢快地吟唱。面对这如此美丽的景色,应该举杯畅饮,题写诗篇也正好可以细细品味和评论。我盼望着府中的主将能够有闲暇的时间,要知道江边的老翁正在深深地想念着您这位伟大的诗人。
三、《春日江村五首》(节选)
原文:
村村的百姓都在忙于农务,条条的春水都已上涨变深。
万里乾坤吸引着我的望眼,变换的时序总是牵动着我的心。
我的草堂还值得赋诗赞美,桃源胜境也自可求寻。
翻译:
村庄里的百姓们都在忙碌地从事农活,一条条春水也随着季节的变换涨得越来越深。广阔的天地吸引着我的目光,变换的时序总是牵动着我的心弦。我的草堂仍然值得我赋诗赞美,而那如桃花源般的美丽仙境也自然可以寻求探访。
这些古诗不仅展现了杜甫草堂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,也深刻反映了杜甫在战乱年代的内心挣扎与对未来的憧憬。他以诗为笔,将草堂的点点滴滴与自己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连,使得草堂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,更成为了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。通过对这些古诗的解读,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成就,也能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位伟大诗人的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