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5下载站: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!

665下载站 > 资讯攻略 > 如何理解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?

如何理解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?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5-01-16

读懂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

如何理解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? 1

分级基金A、B份额的配对转换机制保证了A、B份额价格与母基金净值之间的联动性,但也容易因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、投资者预期变化、折溢价率变动、份额杠杆变化等因素导致整体折溢价的出现。为了减小折溢价率、引导分级基金整体折溢价回归合理水平,基金管理人会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,对分级基金的份额进行不定期折算,这就是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。分级基金的折算包括定期折算(简称“定折”)和不定期折算(简称“不定折”,包括上折和下折)。

如何理解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? 2

一、定期折算

如何理解分级基金的上折、下折和定折? 3

分级基金的定期折算又称“年度折算”或“母基金净值归一折算”,通常发生在每个会计年度,折算日期一般设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第一个工作日(也有部分基金是最后一个交易日),具体折算日期需要参考基金合同的约定。定期折算主要对A份额和母基金净值进行归一处理,不涉及B份额。

定期折算后,A份额的净值变为1元,份额按比例相应增加,新增份额的净值也为1元,母基金净值同样变为1元,份额也按比例相应增加。A份额持有人通过折算获得新的A份额和母基金份额,可以将母基金份额赎回(获得折算前的A份额成本+利息收益),也可以选择将母基金份额拆分成A、B份额继续持有或在二级市场卖出。B份额的净值和份额均不发生变化,但由于A份额净值归一和母基金净值归一导致B份额的杠杆水平恢复到初始水平(一般是1.67倍或2倍)。

举例说明:

假设某分级基金A、B份额配比为2:1,初始杠杆为2倍,A份额约定年收益率为6%。

折算前,A份额净值1.05元,B份额净值0.95元,母基金净值1元,A、B份额市值分别为1元、1.1元,整体溢价10%。

折算后,A份额净值变为1元,份额变为原来的1.05倍(即增加了5%),母基金净值也变为1元,份额同样变为原来的1.05倍(由于A份额净值归一所增加的部分)。此时,如果A份额持有人选择赎回母基金份额,可获得1.05元×1.06(含一年利息)=1.113元的收益,相对于折算前A份额市值溢价1.3/1=1.3%。B份额净值不变,仍为0.95元,但由于A份额净值归一和母基金净值归一,B份额的杠杆恢复到初始的2倍水平。

分级基金的定期折算通常不会引发A、B份额二级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,但由于折算后整体溢价率的变化(如上例中的溢价率由10%缩小为1.3%),B份额的二级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
二、不定期折算

分级基金的不定期折算包括上折和下折,分别对应B份额净值上触阈值和A份额净值下触阈值的情况。不定期折算后,A、B份额的净值和份额均会发生变化,但母基金净值仍为1元,份额不变。

1. 下折

下折全称为“向下不定期折算”,通常发生在A份额净值低于某个阈值(一般为0.25元)时,此时B份额的净值通常远高于1元,杠杆倍数较低(小于初始杠杆)。下折后,A份额和B份额的净值均调整为1元,份额按比例相应缩减,A份额持有人获得母基金份额(通常为折算前A份额净值与0.25元的差额部分除以1元),B份额持有人获得按折算前净值和1元比例折算后的B份额以及相应的母基金份额(这部分母基金份额通常是B份额持有人为A份额持有人“买单”所获得的,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以母基金的形式向A份额持有人支付了A份额净值归一所需的差额部分)。

举例说明:

假设某分级基金A、B份额配比为2:1,初始杠杆为2倍,A份额约定年收益率为6%。

折算前,A份额净值0.24元,B份额净值1.76元,母基金净值1元,A、B份额市值分别为0.9元、2元,整体溢价50%。

折算后,A份额净值变为1元,份额缩减为原来的0.24/1=24%,B份额净值也变为1元,份额缩减为原来的1.76/1=176%,同时A份额持有人获得0.76元/1元=0.76份母基金份额,B份额持有人除了获得按净值折算后的B份额外,还获得0.76×2=1.52份母基金份额(为A份额持有人“买单”)。

下折的主要目的是保护A份额持有人的利益,防止B份额净值继续上涨而A份额净值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导致A份额杠杆被动放大、A份额的隐含收益率大幅下降,同时减小整体溢价率。下折后,A份额的隐含收益率恢复到正常水平,B份额的杠杆恢复到初始水平,但由于整体溢价率的存在,B份额的二级市场价格通常会受到较大影响。

2. 上折

上折全称为“向上不定期折算”,通常发生在B份额净值高于某个阈值(一般为2元)时,此时B份额的杠杆倍数较低(小于初始杠杆),但A份额的净值仍维持在1元左右。上折后,B份额的净值调整为1元,份额按比例相应缩减,A份额净值仍为1元,份额不变,B份额持有人获得按折算前净值和1元比例折算后超出1元部分的母基金份额(这部分母基金份额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为自己“买单”,即B份额持有人将B份额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以母基金的形式赎回)。

举例说明:

假设某分级基金A、B份额配比为2:1,初始杠杆为2倍,A份额约定年收益率为6%。

折算前,A份额净值1.02元,B份额净值2.08元,母基金净值1元,A、B份额市值分别为1.05元、2.2元,整体溢价10%。

折算后,B份额净值变为1元,份额缩减为原来的2.08/1=208%,A份额净值仍为1元,份额不变,B份额持有人获得0.08元/1元=8%的母基金份额。

上折的主要目的是减小B份额的净值杠杆,防止B份额净值继续上涨而杠杆持续降低导致B份额的进取性减弱,同时减小整体溢价率。上折后,B份额的杠杆恢复到初始水平,但由于整体溢价率的存在,B份额的二级市场价格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分级基金的不定期折算(上折和下折)是对A、B份额净值和份额的一种调整机制,目的是保护A份额持有人的利益、减小B份额的净值杠杆以及减小整体溢价率。而定期折算则是对A份额和母基金净值的一种归一处理,目的是恢复B份额的初始杠杆水平。投资者在参与分级基金投资时,需要充分了解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以及折算对A、B份额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,以便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