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应对青少年孩子的叛逆问题?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5-02-23
家有叛逆少年?别急,这里有份“驯兽”指南
“我再也不想看到你!”
“那你就永远不要回来!”
随着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大门被狠狠关上,留下的是一室寂静,以及一个在气头上、一个偷偷抹泪的家长和孩子。
这是多少家长与孩子间发生过的“名场面”?又是多少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时的无奈?
家有叛逆少年,家长究竟要怎么做,才能“制服”这头难以驯服的“野兽”?
叛逆,是成长的代价。在很多家长眼中,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头横冲直撞的“野兽”,难以驯服,稍有不慎就会“刺伤”别人,也“刺伤”自己。
但家长或许并不知道,叛逆其实是孩子成长的代价。在心理学上,叛逆的“叛逆期”被称之为“儿童叛逆期”,通常指的是孩子12-18岁这段时期,其中心理学家把12-15岁这个阶段称为“青春叛逆期”。
据调查,由于现今孩子所处环境较为复杂,所以叛逆期已经提前到了10岁和12岁,也就是说,孩子在10至18岁这个期间都有可能出现叛逆行为。
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,曾有个十分贴切的比喻: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会努力想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、精神的主人、自己生活的主人,但面对成人的强大,他们只能把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任务,以一种不被人发现的方式隐藏起来,而叛逆,就是他们的一个选择。”
所以,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、认知能力提高后,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监护,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眼光、自己的标准、自己的思维去独立观察、认识世界,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。
这是孩子从孩子到成人之间的过渡阶段,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表现。而孩子叛逆期的长短,也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方法。
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如果一味压制,或者听之任之、放任自流,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看过一则新闻:
一名14岁的男生因为玩手机,和父亲发生言语冲突,情绪激动之下,竟从自家6楼阳台一跃而下,最终不治身亡。
据孩子的父亲说,孩子平时成绩还不错,事发前正在用手机玩游戏,父亲叫他不要玩,但孩子没有听,父亲便抢夺手机,并愤怒地骂了几句。
没想到,孩子转身就爬上了阳台栏杆,从6楼纵身跳下。
仅仅因为一部手机,父亲几句责备,一条鲜活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。
但我们是否思考过,孩子的叛逆行为,真的是突如其来的吗?
事实上,很多孩子的叛逆,都是家长一步步“逼”出来的。
有专家指出:“孩子的叛逆不是突然发生的,它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,是长期压抑的结果。”
孩子最初开始叛逆的时候,一定是微弱的、试探性的,家长如果忽视了这一点,或是没有正确地引导,孩子叛逆的程度就会逐渐升级,最后变得越来越难以管教。
反之,如果家长足够细心,能够从孩子细微的变化中捕捉到叛逆的苗头,及时进行化解,孩子便不会出现严重的叛逆行为。
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:
第一,理解孩子的叛逆。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,家长要理解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,理解孩子的行为。不要总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,要尊重他们的想法。
第二,多听少说。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,少指挥、少啰嗦、少评判,更不要总是以“我是为了你好”为理由,对孩子颐指气使。
第三,学会示弱。在叛逆期,很多孩子特别喜欢跟父母“唱反调”。这时,家长要学会向孩子示弱,适当退一步,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第四,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。孩子进入叛逆期后,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。所以,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,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决定。
第五,给孩子留一定的空间。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私事,给孩子留一定的空间,让他们自由安排时间、决定自己的事情。
第六,通过书籍、电影等引导孩子。家长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好书、好电影,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正能量,学会思考。
第七,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。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,理解他们的想法,跟孩子共情。
第八,多带孩子出去走走。周末、假期的时候,多带孩子出去走走,增长见识、开拓视野,有助于缓和亲子之间的矛盾。
第九,耐心倾听孩子。孩子说话时,家长要耐心倾听,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思路,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话做出否定。
第十,做孩子的榜样。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自己首先要做到。以身作则,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。
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一句话:孩子叛逆不是病,家长不了解才是病。
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、尊重孩子、引导孩子。
要知道,叛逆不是孩子的错,如果家长一味地指责、打压,只会让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。
愿所有家长都能放平心态,陪着孩子顺利度过这段成长中的“阵痛期”。
- 上一篇: 如何有效去除502胶水?
- 下一篇: 揭秘:如何精准测算你的婚姻运势?